主角叫裴天 李承乾大唐狂人日记小说阅读

点击阅读全文

而反观李承乾离开裴家小院后,风风火火的冲进了东宫一侧自己的小院子:“快!给孤准备笔墨!”

他准备把裴天写的文章,按自己的字迹照抄一遍后交给父皇李世民看。

有了好东西的小孩,都忍不住要跟大人炫耀一番。

他也想父皇多夸夸自己,毕竟他从小就很少得到李世民的夸奖。

历史上,他具备了当一名优秀太子、守成之君的所有条件,却偏偏没有变成人们期望中的那个样子。

纵观李承乾悲剧的一生,与凄惨的童年绝对脱不开关系。

他出生时,大唐王朝刚刚建立,几个割据政权都还在互相征伐。

其中他父亲李世民,更是唐王朝的主要战力,一家人聚少离多。

李承乾在最需要父爱关怀的前几年,他父亲要么出去打仗,要么留在长安跟兄弟争权,反正过的都不是太平日子。

很不幸,当他父亲缺位时,没有一位男性有能力,或者说,有胆量以父性的方式对待秦王世子(李渊此时在后宫沉浸天伦、享受生活)。

总之现在十二岁的李承乾,迫切的想要在父亲面前证明自己,得到他的肯定。

费了好大的劲,他一笔一划的抄写了一遍裴天的文章,力争不出差错。

反复看了好几遍,确认没一点问题后,才小心翼翼的用绢帛卷好,亲自给李世民送过去。

……

承恩殿

本来这承恩殿只是太子居住的院子,现在被蜗居至此的李世民改的功能齐全,召见亲密的大臣议事都是来这后殿。

前面的显德正殿用来早朝和接见一般的大臣。

没办法,谁让皇帝原本该呆的太极殿里,自己那退位的父亲不愿意搬走呢。

不过也快了,这次借机赶走裴寂后,长安城内太上皇李渊的势力基本肃清干净了。

任谁都知道,李世民就等这两月时机成熟,就该让太上皇李渊搬家了。

接近酉时(下午17点)的时间,大唐皇帝依然在与几个关系密切的宰相商议朝政。

(唐初有一项特殊的制度导致了宰相数目的量多,那就是\”政事堂\”。宰相不再是独相,变成了多相。

(由\”除了皇帝老子最大\”变成\”有事了大家一起商量\”,这样一来宰相就变成了一群人,最多时达到了十七个人。)

“柴绍、薛万均两人已经多久没有战报传来了?”李世民跪坐了一下午,起身活动刚好走到了地图边上。

“应该旬有三四没接到战报了!”一旁的长孙无忌皱着眉头想了下,才回答道。

快半个月了啊……

李世民长叹了一口气,自半个月前灵州刘旻回信一封后,北边就再没了消息。

梁师都,作为大唐建立后唯一没有消灭的割据政权,一直是李世民的心头病。

最主要的原因有二,一是梁师都背靠东突厥,奉其为主。

唐军强攻必然会引来东突厥,所以牵一发而动全身,不得不考虑清楚才能用兵。

第二个原因,梁师都的地盘没有好的经济条件,利益小而花的代价大,得不偿失。

而今之大唐建立十载有余,国力日渐强盛。

而通过灵州等根据地,这些年不断对梁师都的骚扰,踩踏破坏其周围的基础设施和庄稼,对方已经快到山穷水尽的地步。

李世民终于在今年,决定拔去悬在头顶的这根钉子。

“圣上不必担心,此役我军兵分三路,由柴绍阻击那东突厥,其他二人合围梁寇,想来此战也有几成把握……”

站在一旁杜如晦,脸色暗黄的说到,最近他身体欠佳,很少来承恩殿商议国事。

李世民听后,缓缓点头。

此战虽然压上附近十五州的兵力,但能不能在东突厥赶来之前灭掉对手,他其实也没有多少把握。

“不管此战胜负,伤亡都是免不了的……”

李世民似乎想到人口问题,如果伤亡太大,恐怕关中周围又要动荡一番。

随即话锋一转,向长孙无忌问道:“有没有统计,最近国库发放了多少粟米?”

后者微微一愣,随即想明白这是皇帝在问今年增加了多少男丁呢。

只见长孙无忌苦笑了一下:“陛下也太心急了,这才三月末,远点的州县怕是才刚接到诏书呢。”

“具体今年的新丁,怕是最快要到明年3月,才能知道。”

“不过长安县,目前累计添新丁,据说是过了千口。”

其实长孙无忌话没说全,你刚下的诏书,真正见效起码也要到年底了吧。

这些百姓就算有心造娃,也得十月怀胎不是?又不是泥巴捏的……

不过菲薄皇帝的话,关系再好他还是忍住没有说出口。

这里说的新丁,可都是只按照男丁算。卫生条件有限,活着能领到粟米的可能还更少。

“千口……太少,太少了。”李世民随即也想到了对方没说完的那方面原因。

自嘲似的苦笑了一下。

然后对着众人说道:“今日天色不早,诸多问题还得容朕想想呐,爱卿们就先回去歇息吧。”

“遵命!”

“谢陛下!”

几个大臣松了一口气,刚才看李世明的表情,还以为今天又要在宫中吃饭,然后熬到后半夜呢。

就在几人收拾身前矮案的物品时,李世明似乎注意到殿前的小太监抱着卷轴有话要说的样子。

“王力士,有何事?”

这王德是一直跟随李世明的太监,听到皇帝发问,快速回答道:

“回陛下,刚才太子来过……还说,还说陛下出的题,他已经想到了对策,特地给陛下送过来的。”

“哦?那太子可还在殿外?叫进来吧!”李世明面无表情的点点头,接过卷轴并未着急打开。

大臣上书,都有固定的格式和统一的奏折样式。

眼前太子这弄个漂亮的卷轴,像什么话,他想先教育一下自己孩子再说。

“太子之前听闻陛下正在商议重要的朝政,不敢打扰,在殿外等候了一个多时辰,直到一刻前才离开……”

这小太监虽然没收过太子好处,但也尽量做到说话滴水不漏的程度,生怕得罪任何一方。

“陛下,这是……”长孙无忌作为太子的亲舅舅,自然对太子比较关心。

“无碍,这是朕前日对太子的考校,还是如何使我大唐人丁兴旺!”

李世民笑着解释了下,将手上的卷轴缓缓解开。

其他人听到还是这老生常谈的问题,也收起竖着的耳朵,不打算多在此停留了。

同时内心深处还是忍不住嘀咕了两句,这些宰相都没想到好办法,陛下又何故去为难太子啊。

要知道太子还未成年,又不是生下来就会走路的神童,这些年陛下对太子有点太过苛刻了些。

不过嘀咕归嘀咕,他们可不认为太子那里真有什么好办法解决人口问题。

所以还是不管他皇帝的家务事,早点回家的好。

目送这几位宰相走到门口,李世民才将卷轴彻底打开。

刚看到那标题八个字“摊丁入亩,永不加赋”,就让他双手猛地一颤,呼吸都停住了!

纵然是经历过腥风血雨刀口浪尖的李世民,这几年早就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心态。

此时只是看了文章前面短短几行字之后,也忍不住惊呼道:“这……不可能!”

他急忙对着姓王的太监问道:“这是!这是太子写的?”

不等对方回答,他又摇摇,继续说道:“是朕愚钝,这分明是太子的字迹。朕的意思,太子有说其他的事没?”

“回……回陛下,太子什么也没说……”太监也被李世民的反应吓了一跳,有些结巴的回道。

李世民听后有些失望,不过转眼不再想其他,而是专心的看起手里的文章来。

刚走到大殿门口的几名宰相重臣,从来没听到过唐皇如此失态的惊呼。

纷纷停下脚步退了回来,想知道何事才能让陛下震惊到这种程度。

但当他们确认了皇帝手里拿的正是刚才太子的卷轴时,互相对视了一眼。

那眼神似乎在交流:难道是太子的文章?不会吧?这玩笑开大了……

李世民虽然只登基了四个年头,但这些年东征西讨,也参与了不少地方和朝堂政事。

登基这几年,光是有关安抚人口,滋生人丁之类的文章奏折,没有看到一万,也至少看了几千篇了。

但那些文章大多都是阐述如何安抚百姓,如何施以小惠笼络人心,如何严查官员,如何……

诸如此类一系列管杀不管埋的方法,其中九成九都是大话套话。

吹牛逼的居多,实际的屁用都没有,没一个能将要害解决清楚的。

但是他手里太子所写的这文章,单凭摊丁入亩永不加赋几个字,就仿佛是黑夜里的一道光,照亮了迷失方向的李世民。

只见他看到兴起,拍着桌子猛地喊到:“妙啊,此法……此法令出奇招,是朕……是朕苦苦求而不得的灵丹妙药!”

李世民的话,又让几个宰相微微一颤。

唐皇竟然将一篇文章比喻成大唐的灵丹妙药,这是什么样的圣贤文章?

几人感觉自己的好奇心都快爆表了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点击阅读全文

上一篇 2022年5月1日 am1:46
下一篇 2022年5月1日 am2:43